中华网四川消息:以工代赈是我国开发式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提高农村群众工资性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家门口就业 方便又增收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受疫情影响,乡亲们外出务工难,广元市剑阁县王河镇群力柘坝村2021年以工代赈乡村公路项目通过县、镇、村的共同争取努力落实落地;群力柘坝村2021年以工代赈乡村公路项目的实施,鼓励项目区周围村民,特别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增加经济收入;通过开展以工代训、劳务集中就业等技能培训,提升务工群众劳动就业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项目当期,完成施工人员培训130人次,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工程使用当地农民工6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55.8万元,实现人均收入9000元,当地群众获得了大量的劳务收入;让大家在家门口修修路、做做水利工程,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有效带动本地受疫情影响滞留在家的劳动力就近就业,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增收。
改善村容村貌 提升人居环境
王河镇群力柘坝村2021年以工代赈乡村公路项目,采取了村民自建的方式,原计划实施7.63公里, 实际硬化道路8.1公里,超计划完成任务路线,主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本工程覆盖8个组1006户2220人,2020年12月10日开工,2021年6月30日该公路超计划完成任务,彻底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运输难、发展难的问题。
“以前,村里这条主要的通村路都是土路,老百姓出门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今后,我们终于能走上干净宽敞的水泥路了。”两村的老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项目建成后能实现晴雨通行,打破两村的发展瓶颈,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促进贫困群众稳步脱贫,激发两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积极脱贫致富的奋斗动力。该线路有2000余亩连片土地,虽然有蔬菜园、烟草种植等,但由于道路的不畅通,销售是村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运输成本极高,当地群众只能抱着金饭碗守贫困。
如今,路通了,该线域内,烟叶、蔬菜等种植业项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牛场、猪场、羊场等养殖业也多起来,截止目前已有6家有规模的养殖场了。以工代赈,书写着柘坝、群力村乡村振兴故事,激发着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和“我要富”的动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石,不仅为“致富答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以工代赈这项老政策焕发出新活力。(文/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