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安州区,成立三年多的张大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创新的生态养殖方式,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养殖道路,而公司创业的曲折历程也展现出女性“半边天”的时代风采。
突变:农旅巾帼绽芳华
2010年前后,生态度假村在全国兴起,肖雯月凭着年轻人的勇气在绵阳郊外的一处天然湖畔建起一座大型生态度假村,主营食材全部来自自养的野山鸡与土猪,生意蒸蒸日上,一时成为当地的明星度假村。三年后,度假村在生意最辉煌时由于土地纠纷问题被迫关门停业。为此,肖雯月一家背负了八百多万元的债务,这对全家犹如晴天霹雳。
多年驰骋商界,练就了肖雯月坚韧的意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经过周密策划,肖雯月的母亲张大娘决定带着两个女儿回到老家安州秀水镇蟠龙村余家沟重新再来。于是,肖雯月用母亲的姓于2019年注册了绵阳张大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农业公司搞起了生态农业、循环种养殖、休闲旅游等当下最时髦的农业文旅综合产业。张大娘带头成立村集体鲜谷多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多种经营模式。她们分工明确,张大娘分管产品质量,肖雯月分管市场运营、肖雯月的妹妹小青分管种植与养殖。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她们就基本把原先债务基本还清。
农业追梦人肖雯月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赢得全村人的尊敬,在带领村民致富过程中,她常常鼓励女同胞们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精神,砥砺实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把家乡建设成美丽田园示范区。
蜕变:循环农业树榜样
稻田生态种养植从最初的流转土地100多亩开始,可生意刚有起色销量不增反降,检测发现在是土地重金属超标导致大米质量不高。为此,公司于2021年邀请彭大鹏教授成功开发出稻田蛙地,种植出数百亩优质可口的稻田大米。发展到如今已形成500多亩零农残生态稻田。
据肖雯月董事长介绍,蛙田稻比一般稻田早种晚收、不打药不施肥,且每株稻苗的种植间距较大,给稻田蛙充足的生长空间;蛙吃害虫保护了稻谷的健康生长,稻田里的虫子成了牛蛙的食物来源,牛蛙的粪便又成了稻田水稻的肥料;利用这种生物链循环得到生态绿色的蛙田稻。这样的大米在比普通大米贵了一倍多的情况下照样供不应求。
得益于张大娘引进的福建养蛙团队,现在稻田里的牛蛙成活率达到95%,且稻田牛蛙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较低,肉质更加细嫩,烹饪后味道鲜美、营养可口,稻田蛙比棚养蛙要贵上四五元一斤每亩稻田收水稻1200多斤,“稻田养蛙”双效益非常可观”。
同时,张大娘农业公司还整合村合作社,鼓励乡亲们野猪家养。在畜牧专家指导下,公司通过野猪与家猪的杂交繁殖,选择村舍闲置的猪圈喂养,将野猪按照家养饲养方法,用纯粮食与蔬菜喂养,极具“野味”特色,且没有野猪的腥骚味。家养野猪成为一款真正的高品质生态肉食品。
如今,张大娘农业公司走“农牧循环”与“种养结合”的路子,大力发展生态水稻、牛蛙养殖、水果种植农业,构建出“种养、科创、研学、观光、品牌”即产、研、销一体化的智慧农业产业科技园区。
巨变:美丽乡村好蓝图
近年来,张大娘公司回归家乡,致力于驴子河生态农产品的研发,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公司搭建了线上线下运营体系,建立了蟠龙村张大娘农业运营中心,助力科技农业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种养殖和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的新路子。
目前,张大娘农业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在绵阳、成都,服务范围覆盖多个主要城市。公司在没有任何背景、没有天使投资人、更没有任何资本的情况下,通过口碑推广获得新老客户的认可。
据了解,张大娘公司还将继续引进更多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养殖思维与方式,探索出更多绿色生态养殖的道路,为生态种养殖发展做好样板,并积极鼓励更多养殖业主和公司以更生态的方法发展种养殖业,为群众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好产品。
接下来,公司将立足本地,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余家沟田园综合体为抓手,以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为支撑,在城乡一体的框架下,力图把蟠龙村打造成一个集生态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研发、培训为一体的高端农业产业基地,以此提高蟠龙村的综合生产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探索新途径。